保时捷工程公司九十年的创新历程

公司业务

24.10.2021

90载与未来同行

1931 年,费迪南德·保时捷在斯图加特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此后,保时捷的名字便与提供工程技术服务的项目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穿越九十载的汽车历史之旅。

费迪南德·保时捷于1931 年 4 月 25 日在斯图加特注册成立了一家专门负责汽车及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咨询的费迪南德·保时捷工程师博士有限公司(Dr. Ing. h.c. F. Porsche GmbH, Konstruktion und Beratung für Motoren- und Fahrzeugbau)。彼时,他已是行业内可独当一面的设计大师。虽然他成立公司的决定,在当时世界经济危机高峰期的背景下看起来是那么的鲁莽冒进,但很快人们就发现,这家工作室即使放在国际竞争的维度中,也能在强者之林中拔得头筹。到 20 世纪30 年代,这家工作室就已经发展成为当时汽车研发的重镇之一。

1931

费迪南德·保时捷 大胆出走,自立门户。 彼时他已是独当一 面的设计师,早已扬 名立万。

1933

开始为汽车联盟 (Auto Union)研发16 缸 赛车。早在 1934 年, 这款赛车就创造了三项 世界纪录并于数场重 要比赛中夺魁。

1936

费迪南德·保时捷受 委托,为大众汽车自己的 工厂进行规划设计。

1944

由于空袭愈加频繁,设 计办公室搬迁至奥地利 克恩顿州的格明德。

1931 年春,工作室接到了自成立后的第一份大型订单,这份订单来自汽车制造商漫游者。根据这份订单研发出来的汽车,在保时捷内部被称为“Type 7”,这是一款搭载 1.5 升六缸发动机以及相应底盘的车型。保时捷于同年推出的第一款整车,是搭载 8 缸发动机的保时捷 Type 8,不过这款车型并没有投入量产。1933 年春,费迪南德·保时捷受汽车联盟(Auto Union)的委托,开发一款 16 缸赛车。其后,1933 年 11 月,这款汽车联盟赛车就进行了第一次试车,并在 1934 年的第一个赛季中创造了三项世界纪录,此后还赢得了多场山地越野赛和三场国际大奖赛。

值得一说的是,自 1933 年以来,这间工作室还致力于设计研发低价位小型车辆。不久之后,它便接到了大众汽车原型车设计的订单。1936 年,当时的德意志帝国政府决定为大众汽车专门修造一座工厂,费迪南德·保时捷也受命对工厂建设进行规划。与此同时,工作室还完成了许多其他订单。工作室研发的搭载风冷式双缸发动机的 Type 110 小型农用拖拉机,为后来的“大众拖拉机”(Volkstraktor)以及德国二战后生产的一系列拖拉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瞻远瞩的实干家:费迪南德·保时捷(左)和发动机专家约瑟夫·卡莱斯(Josef Kales),摄于科罗内街 24 号的保时捷设计工作室(1937 年)。

传说级别的经典赛车:汽车联盟 C 型赛车于赛车维修站(1936 年)。

费里·保时捷与新起点

由于斯图加特的空袭愈加频繁,设计工作室于1944 年搬迁至奥地利的格明德(Gmünd)。战争结束后,工作室仍然面临着极大的经济难题。1947 年4 月,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儿子费里大胆开始了新的尝试。他与他的妹妹路易丝·皮埃赫(Louise Piëch)一起,在格明德/克恩顿州(Gmünd/Kärnten)成立了保时捷设计有限公司(Porsche Konstruktionsbüro)。二战结束后,保时捷的第一笔大单来自意大利西斯塔尼亚(Cisitalia)公司。根据订单,保时捷于 1947年研发出了 Type 360“西斯塔尼亚”(Cisitalia)赛车。这款赛车采用了当时非常现代化的汽车底盘,前部有双纵向拖曳臂,后部有双铰接式摆动轴,此外还有四轮驱动系统。

1947

费里·保时捷提出了建 造一辆设计号为 356 的 跑车的初步想法。

1948

保时捷跑车品牌 的诞生。

1952

保时捷开始为美国汽 车制造商斯蒂旁克公司 开发一款四门轿车。

1961

保时捷位于魏斯阿 赫和弗拉特的专用测试 赛道正式动工。

1947 年春,费里·保时捷向其他人提起了他关于制造一辆跑车的初步想法,该车的设计编号为356。在接下来的 1948 年 2 月,保时捷制造出了一个可以上路的汽车底盘,不久之后又为其加上了一个光滑的铝制敞篷跑车车身。1948 年 6 月 8 日,克恩顿州政府向保时捷颁发了一般运营许可证,这也意味着保时捷 356 原型“1 号”双座敞篷中置发动机跑车得到了当局的认可,这同时也标志着保时捷跑车品牌的诞生。搭载后置发动机的保时捷 356/2 则于 1948 年下半年开始生产。

尽管在汽车制造方面遍地开花,但客户研发仍然是保时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海外客户,比如斯蒂旁克(Studebaker)公司,也非常信任这个工作室。1952 年至 1954 年,保时捷为此美国汽车制造商开发了一款采用现代“庞顿”(Ponton)设计风格的四门轿车,车身采用承载式车身。

“甲壳虫”的前身:保时捷 Type 60 V3 于 1936 年在斯图加特北部的保时捷别墅进行试驾。

跑车品牌的诞生:费里·保时捷(中间)、他的父亲费迪南德·保时捷(右),和埃尔文·克蒙达(Erwin Komenda)与 356“1 号”双座敞篷跑车前。这是第一辆以保时捷为名的汽车(1948 年)。

技术上遥遥领先于时代:1947 年的 Type 360“西斯塔尼亚”的设计图纸。

战后的第一个订单:保时捷 Type 360“西斯塔尼亚”。

智库

保时捷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会对其设计进行大量广泛的测试。从 1953 年起,保时捷就在距离斯图加特约 30 公里处的马尔默斯海姆(Malmsheim)附近的一个小机场进行研发测试。而后,日益复杂的车辆研发让公司下定决心建立自己的、完全根据试验部门的要求设计打造的试车跑道。1961 年 10月 16 日,保时捷在斯图加特以西 25 公里处的魏斯阿赫(Weissach)和弗拉特(Flacht)开始动工建造自己的试验基地。为了研究车辆的操控性能和横向加速度,保时捷特地打造了一个环形赛道(又称“试车场”)以及两条环形赛道。同时,试车场还建有其他特殊试车路段,比如坑洼路段、块石路段等。

12

名员工

组成了工程办公室的初始团队。

1,500

多名员工

如今在保时捷工程公司工作。

20 世纪 60 年代,保时捷正处于急速增长阶段,除了在 1963 年推出保时捷 901(一年后更名为 911)和不断增多的赛车运动需求外,众多客户订单也让保时捷研发团队忙得不可开交。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时捷越发意识到,他们需要更多测试台和车间来进行车辆测试。20 世纪 60 年代末,保时捷魏斯阿赫研发中心(EZW)的计划开始具体成形。1971 年秋,包括设计在内的整个研发部门从祖文豪森迁至魏斯阿赫。从 1974 年起,保时捷在魏斯阿赫开始建造一座标准六边形的建筑。这座建筑需要保证内部人员能够高效工作,并实现跨部门无缝合作。概念背后的创新想法:研发中心由许多小型智库组成,如此便能通过较短的“神经束”保证中央“大脑”的超快反应和超高的发展速度。

1971

包括设计在内的整个 研发部门从祖文豪森搬 迁至魏斯阿赫。

2001

保时捷工程集团有 限公司成立。从那时起, 所有的保时捷客户研 发项目都由该公司完成。

2014

保时捷工程公司在 上海成立子公司。

在随后的几年里,研发中心不断扩建。其中,环境技术测量中心(MZU)于 1982 年增设了 6 个尾气测试台。1983 年,研发中心开始建设发动机和组件试验楼(PMA)。1986 年 5 月,保时捷启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风洞设施。1986 年 9 月 29 日,研发中心第三期工程竣工,新建了一整套功能全面的汽车碰撞测试设施。新设施拥有高度现代化的测试能力,其测试条件不受天气影响,可灵活适应新的测试技术。

海外订单:保时捷 Type 542“斯蒂旁克”(Studebaker)于孤独城堡(Schloss Solitude)前(1953 年)。

早期试验场:在马尔默斯海姆机场的驾驶测试(1953/54 年)。

环形测试赛道:1962 年建造的试车场。

客户研发快速发展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诸如降低油耗和排放、不断提高汽车主动和被动安全水平或用电子装置取代机械等发展趋势逐渐兴起,这也意味着保时捷必须在客户订单中考虑越来越多的领域。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研发中心内部以及与客户研发团队之间的沟通。此外,伴随着保时捷跑车系列的扩展以及Cayenne 的推出,保时捷进入豪华 SUV 车型领域,这些都需要保时捷加大对公司自身项目的关注管理力度。为了满足对项目管理的新要求,保时捷在 2001年成立了保时捷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将研发中心的客户研发领域拔升至一个新的高度。从那时起,所有保时捷客户项目都由该公司完成,此外该公司还继续为保时捷内部的跑车研发项目出谋划策。该公司最早的项目之一便是 2002 年为哈雷戴维森公司(Harley-Davidson)设计的水冷 V2 摩托车发动机,人称“革命发动机”(Revolution Engine)。

完美的工作环境:位于魏斯阿赫的研发中心鸟瞰图(1975 年)。

不断扩大:位于魏斯阿赫的保时捷研发中心鸟瞰图(2011 年)。

进军国际

2001 年,保时捷工程公司在布拉格开设了一个专门从事复杂技术计算和模拟的分部,从而在其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自 2012 年以来,该公司还拥有了世界上最知名的汽车测试场之一:位于意大利南部普利亚(Apulien)的纳尔德奥(Nardò)技术中心。在那里,保时捷拥有 20 多条测试跑道和众多测试设施,分布在 700 多公顷的土地上。此外,保时捷工程公司还为客户提供工程服务,例如声学测试或驾驶辅助系统测试等。

2016

保时捷工程公司在克卢日- 纳波卡(Cluj-Napoca)成立 罗马尼亚子公司。

2018

捷克共和国内的工程项目 不断增多:位于俄斯特拉发 的办公室开始投入使用。

2019

保时捷工程公司成为负责 研发保时捷 Cayenne Coupé 的总承包商。

2014 年对保时捷工程公司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原因有二:一方面,保时捷在暌违 16 年后重返勒芒耐力赛,并从 2015 年起便凭借 919 Hybrid连续三次夺得总冠军。保时捷工程公司为这个创新的混合驱动概念开发了完整的储能系统,从机械结构到完整的系统控制和测试,一步到位。此外,该公司还于 2014 年在中国成立了一个子公司。从那时起,位于上海的子公司不仅成为了保时捷与本土企业的对接平台,同时也是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上海子公司专注于汽车底盘、电子元件和系统、测试自动化、快速充电及技术开发等领域。2016 年,保时捷工程公司在罗马尼亚克卢日-纳波卡成立了子公司,此举填补了其在功能和软件开发领域的空缺。自 2018 年成立以来,位于捷克共和国俄斯特拉发的办事处便很好地加强了公司在软件开发领域的专业技术能力。从此以后,保时捷工程公司的工程师们便能够针对广泛的要求开发完善的电子解决方案,这也助力了保时捷在对未来车辆的研发工作。

举世闻名:位于意大利普利亚大区的纳尔德奥技术中心。

三位冠军:在勒芒 24 小时耐力赛中获胜的 919 Hybrid,由尼克·胡肯伯格(Nico Hülkenberg)、伊尔·班博(Earl Bamber)和尼克·坦迪(Nick Tandy)驾驶(2015 年)。

得益于庞大的国际网络,工程师们还可以很好地进行整车开发,并迅速向客户展示业已完成的项目。保时捷工程公司研发的 Cayenne Coupé 便很好证明了这一点。作为总承包商,该服务商负责了整个工艺链,从构思和测试,一直到 2019 年的生产开始。

保时捷工程公司对汽车的未来有一个明晰的规划:未来的车辆将具备感知能力,可以处理感知到的各种情况,并从中学习,从而更好地适应客户的需求。它能将信息传递到控制后台,所有车队数据都将在云端进行验证和优化。然后,汽车将能“隔空”(OTA)收到新的软件包,从而升级增强自身的功能。这将为车辆无缝集成到客户的数字生态系统,并开发高效电力驱动系统打下很好的基础。须知,自动驾驶功能也只有在新的电子架构和联网概念下方才可行。作为整车开发商,保时捷工程公司现在正全面研发落实智能联网汽车的各项功能,其中包括车辆的软件、硬件及必要的联网功能。

明晰的规划:作为国际知名的技术合作伙伴,保时捷工程公司正在开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其中的功能和软件。

全面接管:保时捷工程公司作为总承包商接管了Cayenne Coupé 的整体车辆研发。全景玻璃车顶等的功能,为车辆中的人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

体育器械:冲浪艇品牌 Cayago 的 Seabob 采用保时捷工程公司的蓄电池技术,开创性地使用了叶轮驱动。

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汽车研发

保时捷工程公司的工程研发服务并不局限于车辆领域。保时捷工程公司为无舵雪橇运动员乔治·哈克尔(Georg Hackl)开发了一款雪橇,这款雪橇可以在驾驶时调节阻尼,从而获得更高的过弯速度。凭借这款雪橇,哈克尔成功摘下2002 年美国盐湖城冬季奥运会该项目的银牌。于是,2007 年,保时捷工程公司的工程师为制造商 Cayago 的水下推进器 Seabob 研发了三个电子元件部分:电池管理器、发动机控制系统和带显示屏的控制面板。

信息

本文首次发表于《保时捷工程杂志》2021年第2期。

文字:Richard Backhaus

版权:本文中发布的所有图片、视频和音频文件均版权保护。未经保时捷工程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复制。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您有问题或想了解更多信息吗?请联系我们:info@porsche-engineering.de

消耗数据

Cayenne Coupé
油耗(综合): 9.5–9.4 l/100 km
二氧化碳排放量(综合): 217–214 g/km
能效等级:D

Cayenne E-Hybrid Coupé
油耗(综合):2.6–2.5 l/100 km
耗电量(综合):22.4–22.0 kWh/100 km
二氧化碳排放量(综合):60–58 g/km
能效等级:A+

Cayenne S Coupé
油耗(综合):9.9–9.7 l/100 km
二氧化碳排放量(综合):225–222 g/km
能效等级:D

Cayenne GTS Coupé
油耗(综合):11.4–11.2 l/100 km
二氧化碳排放量(综合):260–256 g/km
能效等级:F–E

Cayenne Turbo Coupé
油耗(综合):11.6 l/100 km
二氧化碳排放量(综合):264 g/km
能效等级:F

Cayenne Turbo S E-Hybrid Coupé
油耗(综合):3.3–3.2 l/100 km
耗电量(综合):23.5–23.0 kWh/100 km
二氧化碳排放量(综合):76–73 g/km
能效等级:A+

Taycan Turbo S
耗电量(综合):28.5 kWh/100 km
二氧化碳排放量(综合):0 g/km
能效等级:A+